養(yǎng)生大講堂

中暑的膳食營養(yǎng)指南
發(fā)布日期:2016-07-28  瀏覽量:...
字號字體變小字體變大

1、暑為陽邪,飲食宜偏于寒涼,忌食溫燥助熱之品。

2、暑多挾濕,多選用芳香化濁利濕之品,如藿香、佩蘭、香菜等,滋膩助濕之品當屬禁忌。尚可配利尿之竹葉、綠豆、茶葉等使暑濕之邪從小便而解。

3、暑邪傷人,最易傷陰耗氣,故中暑者須多進飲水,選食甘寒生津之品,如西瓜、番茄、蓮藕等以滋陰生津;并可給予膳魚、牛乳、鴨肉、米粥等以扶助正氣,促進機體康復。

4、汗出過多應注意給予適量鹽分。

二、中醫(yī)辨證施膳

1、氣分熱盛  高熱汗出,煩躁口渴,尿赤而少,舌紅少津,脈洪大。治宜清熱解暑。

1)苦瓜茶

原料:鮮苦瓜1個,茶葉適量。

制法:鮮苦瓜截斷去瓤,納入茶葉,再接合,懸掛于通風處陰干。

功效:清暑滌熱。

服法:每取6-9克,開水沖泡15分鐘,代茶飲。

2)西瓜番茄汁

原料:西瓜1個,番茄1000克。

制法:西瓜去子,取瓤;番茄用沸水沖燙去皮及種子。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渾勻。

功效:清熱生津,益胃。

服法:盡量飲用。

3)銀花茶

原料:銀花、菊花各3克。

制法:上2味同入茶杯中,沸水沖泡。

功效:清熱解毒,去暑。

服法:代茶飲。

2、暑熱蒙心  高熱汗出,煩躁胸悶,或見猝然昏厥,不省人事。舌降紅,脈洪數。治宜清心開竅。

1)竹瀝粥

原料:竹瀝100-150克,粳米50克。

制法:用粳米煮粥,待粥將熟時,兌入竹瀝汁,稍煮1-2沸即可。

功效:清熱祛暑,化痰開竅。

服法:每日早晚餐服食。

2)菖蒲石膏飲

原料:石菖蒲6克,生石膏30克,冰凍涼粉100克。

制法:先煎石膏,后加入石菖蒲再煎,取汁200毫升,待涼后,加入冰凍涼粉及糖適量,即可食用。

功效:清熱解暑,芳香開竅。

服法:隨意食用。

3、暑濕交阻  發(fā)熱心煩,頭昏腦脹,胸脘痞悶,煩渴尿赤,惡心嘔吐,體倦乏力,精神不振,身重如裹,舌紅苔膩,脈紅數。治宜清暑祛濕。

1)薏苡仁綠豆粥

原料:綠豆、薏苡仁各30克,藿香5克,粳米100克。

制法:綠豆、薏苡仁、粳米淘洗干凈,加清水煮成稀粥。另將藿香單煎,取少許藥汁,待粥成后加入調勻,稍煮片刻即可。

功效:清暑化濕。

服法:溫熱服食,每日1-2次。

2)翠皮爆鱔絲

原料:西瓜皮200克,鱔魚500克,芹菜100克,調料適量。

制法:先將鱔魚切絲用蛋清拌,以熱油爆熘,再與芹菜段,西瓜皮條共炒熟,加料酒、姜蔥、鹽、味精調味。

功效:清暑解熱,通利小便。

服法:每食適量。

3)荷葉涼茶

原料:鮮荷葉半張,滑石、白術各6克,藿香、甘草各4克,白糖適量。

制法:將上藥水煎,去渣取汁,調入白糖,攪勻待涼飲用。

功效:清解暑熱,利尿去濕。

服法:代茶頻飲。

4、暑傷氣陰  發(fā)熱心煩,汗多口渴,精神萎糜,疲乏無力,小便短赤,大便干結,舌紅苔少,脈細數。治宜清解暑熱,益氣養(yǎng)陰。

1)綠豆酸梅茶

原料:綠豆100克,酸梅50克,白糖適量。

制法:前2味加水煎湯,取汁,調入白糖令溶。

功效:清熱解暑生津。

服法:待涼,代茶頻飲。

2)綠豆糕

原料:綠豆1000克,白糖120克。

制法:綠豆用小磨磨去皮,涼水過凈蒸熟,加白糖搗勻,切作方塊。

功效:解暑,補虛,解毒。

服法:早、晚各服適量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周口市中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

 

返回頂部
亚洲无码一级片在线播放,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久久,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,伊人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